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康复评定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障碍,造成股骨头缺血,骨的营养供应中断,骨细胞死亡而引起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成人骨坏死常见的一种病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不很典型,一般都是缓慢起病,常表现为发病缓慢的髋关节疼痛,活动时加剧,休息或夜间减轻,关节活动逐渐受限,行走困难。目前CT、磁共振成像可在早期获得正确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较多,明确诊断后要及时消除病因,祛除恶性刺激,做到治疗求本,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节,增加营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缓坏死速度,尽量地恢复功能。
  
一、康复评定.
  
(一)术前评定1.观察步态,确定步态类型,是否有跛行,是否需要助行器。
  2.观察姿势有否异常。
  3.检查脊柱活动性记录腰椎曲度的变化。
  4.检查双髋活动范围,记录影响活动的因素,如疼痛或僵硬、基他关节情况。
  5.测定肌力,注意患肌萎缩情况。
  6.鉴别疼痛,是在休息时发生,还是在负重时出现。
  7.注意是否有下肢不等长,在仰卧位,骨盆保持水平,两足稍分开时测量。
  
(二)术后评定.
  1.术后3~10天(1)测定肌力:粗略测定患肢肌力,观察等长收缩肌力。
  (2)神经检查:检查患肢感觉。
  (3)检查心肺功能。
  2.术后3周(1)评定使用助行器时的步态。
  (2)评定转移等活动功能。
  (3)再评定下肢肌力。
  (4)评定患髋在允许方向的活动范围。(仅限髓芯减压及人工关节置换等术式)。
  3.术后6周~8周(1)评定肌力。
  (2)评定患髋主动、被动活动范围。
  (3)评定使用助行器时的步态。
  (4)下肢长度测量。
  
(三)门诊病入评定.
  1.评定肌力。
  2.评定患肢髋、膝、踝关节活动范围。
  3.分析步态。
  4.评估功能性活动。
  5.下肢长度测量,观察Trendelenburg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