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健康生活 理想血压

2023年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

有一种病被称为“安静的杀手”,虽然你可能从未注意到,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滑向慢性病深渊。它就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会继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等疾病。

 

关于高血压

有哪些需要我们关注的呢?

已患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血压呢?

一起来看看吧!

 

预防高血压六部曲

 

01、限制钠盐摄入

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建议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02、减轻体重

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腰围男性控制在﹤90cm,女性﹤80cm。

03、适量运动

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进行适当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04、戒烟

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05、戒酒

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

 

06、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PART TWO

140/90mmHg标准线

130/80mmHg需关注

 

在高血压标准的制定上,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有着微小的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是140/90mmHg。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根据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血压达到120/80mmHg但是还没有达到140/90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其中,当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对于心脑肾等器官的危害,应及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表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单位:mmHg)

图片

 

图片

PART THREE

没症状也需要控制血压吗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不少高血压患者患病后无明显症状,直到发生并发症才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头晕、头痛等症状,且适应了长期高血压的状态后,这些症状也会感觉不到。

 

高血压就像一颗“子弹”,主要射向心、脑、肾等靶器官。如果患有较为严重的高血压但却未发现,持续时间较长,又未进行有效治疗,后续可能会出现相应的靶器官损害,最终引起脑卒中、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肾衰竭等严重后果。所以,没有症状不代表血压不高,更不等于没有危害,控制血压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十分重要的。

 

PART FOUR

并发症远比降压药副作用可怕

 

很多朋友听到降压药就十分抗拒,认为吃了降压药就停不下来,副作用大,非常担心。事实上,降压药虽然确实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部分患者会有副作用,但是脑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肾衰竭、动脉夹层这些并发症每一个都是危及生命的。越早控制血压,越能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肾损害等更严重的疾病。

 

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至140/90mmHg以下。

 

END

 

内容来源|互联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