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择期手术做的太晚会有什么影响?
一般除了择期手术,麻醉医生还需要抽调人员负责手术室外的手术麻醉如妇科门诊、介入手术室以及ERCP手术麻醉。抛开以上人群,剩下的麻醉医生平均每人就可能要负责4-10台择期手术。而且我相信还有很多医院的麻醉科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今天就来聊聊择期手术安排的过多对医生和患者都分别会有什么影响。
医生角度
手术室应该是整个医院的关键中枢部门之一,手术室资源的使用和优化是十分值得重视的话题。但是我国由于就医人口基数大,个别城市的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关键医疗资源短缺和管理不善,使得医疗服务体系变得有些无序,从而浪费了医疗资源。
一些科室的医生明明非常少,却还是每天安排八九台择期手术,缺乏分台人员,导致择期手术往往要做到晚上八九点钟,甚至有的手术在晚上六七点才刚刚开始。这个时候,外科医生往往会陷入一个两难的进地:继续做吧,可是站一天了,年龄大点的主任做着做着可能就累晕过去了;跟家属说不做吧,说不定对方就直接炸锅了,合着饿肚子等了一天挨涮呢。
大多数医护人员由于轮班制和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导致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在经历将近十个小时的连续工作(通常是紧张、劳累和单调的)后,常常导致负面状态的出现。
首先身体会疲劳,出现注意力、操作能力的下降。其次是情绪方面,工作原因导致的焦虑使得医生在此时的工作表现变差、对临床工作和患者懈怠,导致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下降。在美国,由于连续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工作,一名麻醉科医生在手术中睡着未能及时控制意外和致命并发症的发展,造成了一名8岁男孩死亡。
并且这种疲劳对麻醉医生自身也是致命性的!
经过几代麻醉先驱的努力,如今我国外科手术与麻醉直接相关的死亡率已经降到了十万分之一,但是麻醉医生的死亡率则高达万分之二。麻醉医生潘传龙曾经在手术开始前用这组数据开玩笑地安慰过担心害怕的患者,没想到不幸成为了现实,他于2022年因连续长时间工作导致猝死。
医生确实需要具有在劳累下坚持工作的能力,但是你也没有办法去防止医生过劳之下带来的工作效率下降,包括注意力的减退以及自身心态的变化(不要PUA说谁连续工作12个小时还能乐呵着),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增加术中麻醉风险。
手术时间太晚,对患者的危害
>>>
围术期不良事件(PAEs)作为围术期医学关注的重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患者自身的病情,还与手术类型、医生状态、以及昼夜节律等等相关。
目前关于夜间手术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认为麻醉诱导开始在20点到次日8点前为夜间手术,但也有研究认为不应以诱导时间为准,在20点手术进程未过半的情况也应判定为夜间手术。有研究表明,在夜间18点以后进行手术的患者,其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死亡率明显要多于在早上7点至下午16点的患者。诚然急诊手术无法规定具体时间,但是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对于患者还是医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长时间禁食禁饮
等待手术的过程中,患者经受了过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国内大部分医院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禁食禁饮时间还是存在着“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不由分说的让患者从前一天夜里十二点开始不吃不喝,但是基本上除了第一台手术患者的禁食禁饮时间相对合理之外,其余大部分患者的禁食禁饮时间普遍超过12小时,甚至有人甚至能达到16个小时以上。
病房护士通常会强调饱胃的危害,并强调患者在午夜后就不能再摄入任何食物与水。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手术接台时间对禁食禁饮的影响,对于手术接台也没有更加细化的方案,使得术前禁食禁饮这一要求显得过于呆板。
而接台手术时间的不确定性是导致禁食禁饮时间难以按照标准指南执行的最主要原因。一项研究表明,某大型三甲医院接台手术延迟的发生率为32%,平均会延迟2个小时左右,这个延迟的时间内,患者完全可以再进行一次饮水,排在最后面手术的患者甚至还可以吃顿早饭。但是往往由于手术量过多,病房护士工作安排过重,导致无法为接台手术的患者重新进行重新评估。
焦虑
患者长时间禁食禁饮,也会导致他们的心态向消极方面转变。一方面他们本身存在对于手术成功率的担忧,认为手术时间与头一天医生跟他们承诺的相差甚大,这会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由长时间禁食禁饮带来的内环境紊乱和血容量不足,都会激活应激系统,促进体内儿茶酚胺和各类炎性因子的分泌,导致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除了容易导致术中出现围术期不良事件,也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术后恢复周期,增加住院天数,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合并症多的老年患者以及儿童青少年,这种不良影响更加会被放大!
昼夜节律的紊乱
人体生物节律变化影响医师夜间工作效率。不论是国外的一些研究还是中医“子午流注”理论,都说明人类最佳效率时间为早上8点到11点、下午2点到17点。而工作效能下降发生在18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
昼夜节律主要受光和褪黑素影响。褪黑素分泌的起始时间、高峰和基础水平决定昼夜节律。夜间工作时医师在灯光下暴露,抑制夜间褪黑素的产生,使昼夜节律重新设置。光-暗周期与睡眠-觉醒周期不同步导致医师昼夜节律紊乱,进而夜间工作的适应能力下降。
多达70%的夜班医师抱怨睡眠不足或白天嗜睡。与白天工作人员比较,工作人员在傍晚及夜间工作中的嗜睡程度增加,在推理和警惕性任务上灵敏性下降。不仅如此,长期睡眠剥夺给医师带来了各种健康隐患,麻醉医生是消化性溃疡、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和乳腺肿瘤等疾病的常见发病人群。因此要想减少相关医疗事故发生,就必须考虑昼夜变化给麻醉医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对于患者来说,一些麻醉药物如丙泊酚、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可能会对睡眠节律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失眠,这会影响其术后的恢复,也会增加由于睡眠不足引起的痛觉过敏所致的镇痛药物使用量。
小结
>>>
如何有效减少夜间手术PAEs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夜间手术患者PAEs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影响因素主要与手术类型、医护人员疲劳、患者病情危重、昼夜节律等原因都息息相关。
但如何协调手术排班和医务人员工作量才是改善这种情况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Gregory P,Edsell M. Fatigue and the Anaesthetist. Contin Edu Anaesth Crit Care Pain,2014,14( 1) : 18-22.
[2] Brandenberger J,Kahol K,Feinstein AJ,et al. Effects of duty hours and time of day on surgery resident proficiency. Am J Surg,2010,200( 6) : 814-819.
[3] Zanaty M, Chalouhi N, Starke RM, et al.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cranioplasty: 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in 348 cases. J Neurosurg,2015,123( 1) : 182-188.
来源:梧桐医学
作者:梧桐医学编辑组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