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怎么处理?
一、骨折基本知识
骨折是指受伤者的某处骨结构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级有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闭合性骨折指骨折断端不与外界相通者。
二、骨折后怎么办?
伤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的自我急救的措施主要有:
1.保护伤处: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伤处再次损伤;
2.及时止血:若存在开放性骨折或出血情况,要使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若出血不多可用压迫、加压包扎伤处;
3.避免感染:及时清理伤口,若伤口有明显异物,需取出。若骨折端外漏,不能自行塞回伤口,应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4.及时固定:若为普通闭合性骨折,可以利用木板、杂志、纸箱等物品做支撑物,固定伤骨。夹板的长度要超过受伤部位,并且位置需超过或支撑伤口上方和下方的关节;
5.尽快就医:尽快到附近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采取相应治疗。
三、骨折怎么治疗?
1.保守治疗:夹板、石膏或支具固定,以维持骨折稳定,防止进一步移位和损伤加重;
2.药物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
3.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骨折处解剖复位和内固定、维持骨骼正常功能。
四、骨折后吃什么?
骨折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期间,所需要进补的食物也是不同的,早期需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而到了中期治疗的时候需要吃高营养的食物,到了后期治疗的时候需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清淡的食物。骨折初期,受伤的部位还存在着瘀血肿胀以及经络不通的情况,此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及新鲜的水果,比如各种米粥、蛋汤、菜粥、山药、西红柿、猕猴桃等,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低易消化;不宜吃过于肥腻或者是滋补的食物,比如肉汤或鸽子汤等,因为此时滋补过剩反而会影响日后受伤部位关节的恢复。
2.骨头汤。骨折治疗中期,建议喝骨头汤,帮助患者生成骨痂,从而早日康复,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补充体内流失的钙元素。但是,骨头汤里的油脂对于有高血脂的患者还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食。
3.高营养的食物。骨折3-4周以后,建议进食高营养的食物。因为此时骨折部位的淤血已经被吸收掉,所以应该给身体补充适量的高营养,这样能够满足骨头的生长需要,同时还可以多补充维生素以及蛋白质,以提高抵抗力和免疫能力,从而早日康复。
4.舒筋活络的食物。骨折6-8周以后,建议多吃舒筋活络的食物,因为此时骨痂已经形成,最好是食用一些具备补益肝肾以及补气血效果的食物,比如黑米、黑芝麻、西红柿、三文鱼、鳕鱼等,有助于受伤部位的关节能够自由灵活的运动,恢复之前的功能。
五、骨折后怎么休息?
骨折后的休息包括做好自我护理、维持正确的固定、保持合适的睡眠、康复训练。
1.做好自我护理措施。如果患者出现骨折不能下床,首先要注意尽量睡木板床,且需要定期翻身。翻身后可以用双手对受压部位的肌肤进行按摩,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压力性损伤出现。
2.维持正确的固定。出现骨折后,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采取夹板或者石膏外固定,或手术行内固定,但在固定后一定要观察局部血液流通的情况,如果出现周围皮肤发紫或者远端发凉的现象,需要及时就医重新处理,以免影响正常的血液流通。
3.保持合适的睡眠。骨折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睡姿,建议采取平卧位的方式进行睡觉,避免侧卧位,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健侧卧位;骨折后患者需要保持合适的睡眠时间,避免过早睡觉,也不要长时间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4.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无论是轻度骨折,还是重度骨折,在骨折后均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随时了解身体恢复的情况,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康复训练,比如在床上进行一些被动的肢体运动、进行骨折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或者下床适当地活动,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有利于促使骨折症状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