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术后总发热?多半是这 7 个原因
术后发热一直是外科医生用来识别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若看见患者术后体温曲线正常(曲线平坦),便可稍微安心;而若看到患者术后体温曲线如波浪般起起伏伏,这时恐怕你的内心也要开始忐忑不安了。
术后发热一直是外科医生用来识别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若看见患者术后体温曲线正常(曲线平坦),便可稍微安心;而若看到患者术后体温曲线如波浪般起起伏伏,这时恐怕你的内心也要开始忐忑不安了。
病人问我术后吸收热是什么的时候,我终于可以不再慌慌张张,从容讲解了!
查看全文骨科术后饮食须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骨科手术病人就更加应该注重手术以后的饮食,来加快手术以后的康复。想要知道手术后应该如何进行饮食调理,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手术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骨折后饮食计划
骨创伤
补充:维生素D+钙质
手术伤口
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
失血
补充:蛋白质+铁元素
肠胃蠕动减慢
均衡膳食、流质饮食-软食-普食的转变
骨创伤
骨创伤:骨头上的“伤口”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在骨折手术后,虽然医生已经将骨折部位的骨头进行了解剖复位(回到了骨折前的形态),但是骨折的伤口依然纯在。因此,为了更好更快的促进骨折的愈合,我们需要摄入哪些营养元素呢?
骨折后需补充大量钙质和维生素D
中国人从一日三餐中可以获得约400毫克的钙,如果注重选择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小虾皮,贝壳类及豆制品等,通过三餐还可能获得高于400毫克的钙,而成年人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毫克,如果是骨折病人的话其含量应该增至1000毫克。
骨质疏松:“沉默”的流行病
要重视:全国2亿人骨量减少 9000万骨质疏松症
关乎每个人:50岁以上 女性21% 男14% 60岁以上 女49% 男23%
后果很严重:骨折,尤其是老年髋部骨折,一年内死亡率20%,致残率50%,造成严重的个人和家庭负担。
但是 中国人钙摄入平均值仅400mg/天
食补优于钙片(食补不存在过量的问题,前提条件是饮食没问题)
推荐 4 大样高钙食物: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绿叶蔬菜、豆制品、坚果
相信不管我们在门诊还是病房,都经常会被问到以上问题。
民以食为天,骨科术后的饮食尤为重要,那么骨科术后饮食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临床医生必须练就这一门「绝技」,那就是解答患者各种能不能吃的问题。
按术后时间段
第一阶段
术后 6 小时以后,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就可以开始进食了。饮食以清流食为主,如米汤、米粉、果汁(不是饮料)、蛋花汤、去油肉汤等,建议少量多餐。
第二阶段
术后 2 - 3 天后,患者病情开始趋于稳定,胃肠功能有所恢复,可以进食牛奶、豆浆、酸奶、鸡蛋羹等流质饮食。
第三阶段
术后 3 - 4 天后,如果患者进食流质后无不良反应,就可以进食挂面、蛋花粥、豆腐脑、馄饨、软面包、蛋糕等。
查看全文